餐廳中餐飲的環(huán)境和氛圍在餐廳設計占有很大的比重,卻常常被很多餐廳設計公司所忽略。其實,從中華悠久的飲食文化來看,注重餐飲環(huán)境和氛圍是歷來就有的。
清初的士大夫張英著有飲食專著《飯有十二合說》,講的是要想進餐美滿,須有十二個條件搭配,這十二條實則可歸納為七個方面,即主食,副食、茗、時、器、地、侶。其中“地”指的是飲宴要美滿,必須選擇適宜的地點和環(huán)境,并應依四時而變,“冬則溫密之室,焚名香、然獸炭;春則柳堂花榭;夏則或臨水,或依竹,或蔭喬木之陰,或坐片石之上;秋則晴窗高闊”。須“遠塵埃,避風日。簾幕當施,則圍坐斗室;軒窗當啟,則遠見林壑”。
唐代詩人王勃在《滕王閣序》中言“四美具、二難并”,所謂“四美”指良辰、美景、賞心(指與宴者心情舒暢)、樂事(指飲宴上有可愉悅客人的文化活動)。“二難”指賢主、嘉賓,圓滿的飲宴須具備這六個條件。其實這六個方面指的都是餐飲的環(huán)境和氛圍。
兩宋時,市井飲食文化發(fā)展達到高峰,京城大道旁,茶坊、酒店、餐館林立,但都十分注重裝飾門面,精心布置廳堂雅室,給人以悅目舒適之感。在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里說:“諸酒店必有廳院,廓廡掩映,排成小閣子,吊窗花竹,各垂簾幕”,可見進餐環(huán)境優(yōu)雅。
唐宋以來,荼樓飯館大都選擇湖邊或河邊,布局為園林式建筑,餐廳坐落于水榭花壇,竹徑回廓之間,空氣清新,氣氛幽雅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國人還認為品茶與飲酒的意境不同,應有不同的氛圍。“茶如隱逸,酒如豪士”,“茶宜獨品,酒宜交友”,因此飲茶境界宜清幽,飲酒氛圍須熱烈。荼宜靜,品茶須遠離喧囂之地,白居易說茶要在“婆娑綠樹陰,斑駁青苔地”這樣的幽靜處。
茶室有了清雅、安謐的氛圍,方能體味茶之神。酒卻使人精神亢奮,激情滿懷,進入情感絕妙的顛峰,令歷代詩人酒后創(chuàng)作出許多傳世佳作。“酒逢知己干杯少”,在推杯換盞間,增進了人際交往。酒宴氣氛多熱烈、豪放,甚至伴以歌舞。
可見,中華飲食歷來極重視餐飲的環(huán)境和氛圍,把美食和美景相結合,刻意營造相宜的氛圍,使精神獲得最大愉悅,將餐飲環(huán)境的文化氛圍提到了與美食同等重要的地位,這是中國飲食文化一貫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而這一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對于我們現(xiàn)代餐廳設計是很有指導性意義的,也值得我們鄭州裝修公司去探討、去學習。